助力家乡农产品出圈 你有啥高招
编者按: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我市有很多特色农产品、老字号,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更好地让家乡农特产品走出去?连日来,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一起来看看商家、专家与网友怎么说。
“线上+线下” 拓展销路“热”起来
(相关资料图)
安阳融媒记者 高倩
“花染长空,酿一山绝色。”最近,林州太行菊亮相《上新了安阳》栏目。通过视频,更多人看到了太行菊生长、采摘、烘焙的镜头。我们该如何扩大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让家乡的农特产品走出去?5月6日,记者展开了采访。
不仅太行菊,生活中,直播带货、网络促销的现象十分常见。吃穿用度,很多商品都可以在网络平台展示,有的厂商还有专人负责线上宣传,也有的商家会请网络名人协助开展活动。有着近10年新媒体媒介公司工作经验的孙梦涛认为:“如今,通过网络宣传产品是很多厂商扩大产品知名度的重要方式。家乡农特产品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加大传播效果,与抖音、微博等平台网红联动,利用明星效应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特色产品。”已有8年新媒体运营经验的网友“小力”表示,家乡农特产品想要借助互联网的东风走出去,首先要让用户喜欢上这个品牌、这个企业,通过讲故事让用户加深对产品的印象。要向品牌化发展,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方便消费者去辨识、去传播。
/format/jpg">
展销会上,我市的农特产品受到欢迎 (贾小飞 摄)
前段时间,我市有近20家土特产、老字号企业在鹤壁市浚县参加了2023全国首场农产品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向全国采购商推介展示了安阳土特农产品。安阳壹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文杰介绍,活动期间,他们接受了很多媒体采访,还参与了直播带货。他认为,线上、线下同样重要,除了网络宣传,他们在市区选址打造了一间体验店,消费者可以到现场品鉴实物,购买产品。林州红旗渠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则通过打造白酒文化探索馆,结合林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开辟出“消费+工业旅游+深度体验”的营销模式。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我市,一些农庄或企业打造的专属体验店并不鲜见。还有的厂商将产品展销柜台设在景区,利用景区的客流量扩大宣传。市文广体旅局产业发展科副科长冯兵表示:“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要线上、线下联动,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因地制宜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比如,直播带货可以很好地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而网红景区和打卡地设置的展厅则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市政协文史专员、古城传统文化讲习所发起人赵运刚有时也会通过个人账号宣传家乡的农特产品,他认为,拓宽销售渠道对家乡特色产品、老字号起到了更好的宣传作用,也提高了群众收入,带动了消费,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助力。
创立特色品牌 做好“特”字文章
安阳融媒记者 邓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有了更高要求。我市是个农业大市,农副产品种类众多,如何让农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走向更广阔的市场,5月8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商家和专家。
/format/jpg">
工作人员在制作手工空心挂面(刘振民 摄)
滑县道口画宝刚烧鸡拥有省级老字号的称号。以传统技艺制作出的道口烧鸡备受市场欢迎。“我们严格要求鸡的品种和鸡龄,再加上独特的配方,保证烧鸡肉质美味。”滑县道口画宝刚烧鸡有限责任公司品牌运营部经理杜培宽告诉记者,有传承也需要有创新,他们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创新了非油炸工艺,契合了当下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成为农产品企业不断扩大影响力的关键。创业者魏尚武以前负责农产品线上销售,在了解市场和消费者的新需求后,他从烧鸡市场上看到了新的机遇,就是发展预制菜烧鸡切,将烧鸡分切到小包装,方便消费者出行时携带。“这种独立的小包装开袋即食,出游时可以携带,符合当下年轻人的饮食习惯。”魏尚武说。
适应消费者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生产绿色优质的农产品也成为农产品企业关注的重点。安阳市万盛源食品有限公司也是一家省级老字号企业,该企业生产的手工空心挂面十分受消费者欢迎。该企业负责人丁金玲告诉记者:“我们选用强筋小麦,用石磨磨成面粉,不添加添加剂,从源头保证了农产品的原汁原味。”
农产品要在市场上走得更远,保证产品质量是重要前提。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高级农艺师董雅凤告诉记者,具备条件的农产品企业可以申报绿色食品、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等标志,具有权威部门认证的农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记者还从市农业农村局市场与信息化科了解到,具备一定条件的农产品或者农产品企业可以申报相关的知名农产品。创立了独特的品牌,农产品企业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农产品走出去重点要做好“特”字文章。安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院长刘君介绍,农产品企业要在“特”字上下功夫,凸显产品特色,打造产品亮点,做行业里的标准。要基于农产品的地缘背景,整合当地农产品资源,发挥产品集聚效应,打出农产品组合拳。小特产发展必须依靠大产业,要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创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提升附加值 增强核心竞争力
安阳融媒记者 高咪
在我市,绿色、健康、优质的特色农产品深受市民喜爱,如林州的东姚小米、茶店柿饼、东岗花椒,滑县的道口烧鸡、八里营甜瓜等。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如何才能走得更远?5月8日,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我市部分农产品企业家、专家及网友。
/format/jpg">
红旗渠元素的农特产品亮相全国农产品展销会(刘海东 摄)
不久前,在鹤壁市浚县举行的全国农产品产销会落下帷幕。具有红旗渠元素的小米醋、柿子醋、山楂醋等系列醋,红旗渠小桃酥、松花酥、麻花、老八样等系列点心惊艳亮相,受到客商的一致好评。为什么具有红旗渠元素的农特产品畅销全国?林州市商务发展事务中心市场建设科负责人刘海东告诉记者:“林州农特产品不仅生态环保、品质优良,还有独特家乡味道、鲜明的品牌标识。为了推动优质本土农特产品走出去,我们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与乡村产业发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融合,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下一步,我们还要抓住红旗渠红色旅游热这一契机,以吃带游、以游促吃,打造‘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模式。”
红皮花生常见,黑花生却成为致富新门路。滑县“宋林禾丰”品牌创始人宋德国带领村民发展绿色杂粮种植,引进种植富硒黑花生、黑玉米、黑小麦等农特产品。宋德国认为,绿色、有机是农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营养价值越高的杂粮产品越具有广泛的市场。为了打好“绿色健康牌”,宋德国在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方面不断创新,深挖农特产品的营养价值,注重产品的商标和包装,实现从种植到餐桌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品紧跟消费者和市场需求。去年,其生产的农特产品荣获河南省“我最喜爱的绿色食品”称号。
像滑县“宋林禾丰”一样,我市还有很多农特产品企业。网友“家乡的风”认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是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保证。特别是注重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农产品,让“小而散”的农产品成为“精而美”精品。例如,打造“富硒黑花生”“美容养颜柿子醋”“养胃小米”等优势产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农产品加工利用转化程度,推进粗加工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单一产品向系列化产品转变。
/format/jpg">
游客参观白酒文化探索馆(宋振杰 摄)
企业只有主动创新求变才能融入新时代。就像网友“青青河边草”所说:“企业要增强内生动力,在企业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等方面引技、引智、引才。此外要主动拥抱年轻人,善用网络语言、网络思维,如在产品内容和外包装中突出潮元素,给消费者以新鲜感,不断为发展注入活力。”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32 华西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