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创新的驱动力,“改”的关键在于“创”的动能。时代浪潮奔涌向前,国有经济创新涌动,如何唱好“主角儿”,赢得“满堂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纲举目张,创新持续“加码”,发展提质增效。从关键技术到核心产品,从创新人才到平台搭建,甘肃把科技创新作为首要任务,赋能国企“强筋健骨”,加速产业提档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高纯金属是微电子行业的关键材料。上世纪以来,在高纯金属领域“如切如磋”,让金川集团练就了“看家本领”。实验室里,研发人员向着高纯铁“深水区”不断掘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长期以来,相较于高纯镍、高纯钴的成熟应用,高纯铁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技术曾“受制于人”。如何打破掣肘?兰州金川科技园立下“军令状”,担负国企责任使命,向高纯铁的研发发起挑战。2018年3月,兰州金川科技园高纯铁项目正式立项,艾琳担纲高纯铁项目组组长,牵头研制高纯铁产品。
科技研发要下“苦功夫”,才能收获创新的果实。从生产原料到溶液配比,再到产品纯度,在高纯铁研发中,面对许多未知的盲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艾琳倾注精力攻克一道道技术难题,带领研发团队一鼓作气,经历成百上千次的实验后,掌握了高纯铁的提炼技法,叩开了产业市场的大门。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这段时间,研发团队正着手制定产品标准,让金川的高纯铁站稳市场。从“4N9”到“5N9”,目前,金川科技园研发的高纯铁已实现批量生产,不仅产品种类更规范,纯度也近乎达到极致。
经过多年科技攻关和市场开拓,兰州金川科技园已成为全球高纯镍、高纯钴的主要供应商,两种产品市场份额占到全球35%以上,形成电池材料、高纯金属、贵金属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及产业化为一体的产业格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省政府国资委制定《甘肃省省属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建立省属企业“十四五”科研项目清单,推动省属企业建立研发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逐步实现由厂房、设备等“硬投入”向研发、试验、人才等“软投入”转变,推动技术、工艺、产品创新,加快省属企业自主创新步伐。
甘肃科技集团下属的兰州助剂厂,2021年出城入园落户兰州新区后,在精细化工领域“蜕茧成蝶”,创新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产品。
精细化工是技术密度高的行业,这就需要关键技术和创新人才的支撑。兰州助剂厂实施全省首家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以股权出售加股权奖励的方式对 49名骨干技术人员实施股权激励,凝聚了员工精气神,加速了企业创新力。
有干劲才能有贡献。随着生产效率的加快,目前企业化学助剂产能提升了3倍,过氧化物产品处于行业领先,2021年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生产产值,每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职工收入实现翻番,年均增长超过20%。
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甘肃科技集团140项任务已全部完成,主要经济指标连年跃升,资产总额突破百亿大关。3年来研发投入累计达到3.64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93%,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100%。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甘肃把科技创新作为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的重要抓手。通过“揭榜挂帅”、与中科院兰州“一院三所”合作等方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高附加值新产品。2022年,甘肃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2%,研发投入105.6亿元、增长15.58%,实现新产品产值135亿元、增长33%。
2021年开始,兰石集团率先组建能源装备创新联合体,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攻克“卡脖子”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两年来,在创新联合体的推动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产品作用,对传统产业、产品进行数字化升级,成立了数字化加工车间,一批智能管理系统得到充分运用,围绕氢能制、储、加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部分项目已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从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到打造省级产学研用创新平台,甘肃推动国企科技创新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坚实,也踩得非常精准。建立省属企业“十四五” 科研项目清单,明确99项关键核心技术、35项“卡脖子” 技术攻关项目,2022年8户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省属企业拥有省部级以上平台254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8个,19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项卡脖子技术研究取得明显进展。
一件件科技成果加速落地,一项项核心技术攻克难关……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作为国有经济比重超过70%的省份,甘肃立足激活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首位,“破难题、强筋骨”, 使得甘肃科技自立自强腰杆更硬,经济发展“压舱石”底盘更稳。
做好国企改革“答卷人”,关键要有“创”的动力和“新”的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改革中激发活力,在创新中汲取动能,甘肃国资国企对标一流,加快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牢牢掌握住发展主动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底气更足、动力更强。
相关新闻:《今日聚焦》——寻找大厂崛起的密码(四)挺起强工业的“硬脊梁”
国有经济优化布局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重塑传统优势 培育新生动能
新形势、新常态下,市场瞬息万变,产业转型升级时不我待。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国有企业该如何做好改革“答卷人”?把准政策方向,理顺发展脉络,甘肃省属国企全力出击,优化布局调整结构,重塑传统优势,培育新生动能,放眼长远主动求变,精益求精提质增效,挺起了强省的“硬脊梁”。
万丈高楼平地起,产业转型发挥了大作用。这个在建的住宅项目,施工现场秩序井然,塔吊舒展长臂吊装着楼梯,在工人们熟练配合下进行安装作业。
装配式建筑,简单说就是像搭积木一样盖楼房。这个厂房里,装配式建筑所需各类构件的生产任务排满了生产工期,工人们正在安装生产楼梯的模具,经过多道工序后,一件件预制楼梯将从这里运往建筑工地。
叠合板——也就是俗称的楼板,在这条生产线上每天有近20片下线,保障了订单的供应需求。
在榆中县这个偌大的建筑装配产业园,各类建筑产品“脱胎换骨”,实现了装配式全产业链产品制造,既解决了传统建筑资源消耗大、工期长等难题,也走上了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之路。自2020年投产以来,产业园生产总值连续3年实现稳步增长,目前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工业装配式科技产业园,
顺应形势,优化布局,甘肃建投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上“加速跑”,产业生态圈也越来越大。随着榆中、兰州新区、天水三大装配式产业的“三足鼎立”,目前甘肃建投已培育形成集约高效的新型建筑产业集群基地,到2025年底将实现集团经济总量倍增、利润总额倍增、投资总额倍增、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的发展目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甘肃各省属企业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培育新的增长极,已成为做优国企的优先选择。
数字经济热潮兴起,大数据产业迎来风口。从浪遏“云端”到“算力”奔腾,甘肃电投紫金云“玩转”大数据,开辟“新赛道”。在紫金云大数据集控中心,工程师严世清正盯着屏幕上的“网格码”,对搭建的三维模型进行体检,确保北斗时空融合网络数据平台,以便顺利通过4月下旬的“大考”。
大数据产业“唯快不破”,每秒2.73千万亿次的算力,让紫金云的数据服务“捷足先登”,跻身国内超算的第一梯队,“云、储、算、智”发展路径更为清晰,一条生机勃勃的数据产业链,让“紫金云”——这张陇原数字产业名片愈发闪亮。
当前,甘肃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布局,启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作为甘肃电投数据产业的“尖兵”,从算力基础到应用平台,再到云服务、高性能计算,紫金云探索实践“东数西算、超算先行”,成为甘肃算力发展新赛道的领跑者。
“电力变算力”,改革出实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甘肃电投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布局战略新兴产业领域,让数据产业与电力能源深度融合,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赋能企业新增长极。从项目建设到产业配套,甘肃电投打出数字经济“组合拳”,提升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数”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甘肃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目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12户省属企业勇当“链主”,22条产业链协同发力,带动90个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发展壮大,打造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新能源、新材料等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链条完整、特色鲜明、自主可控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
从“尾大不掉”到“重装上阵”,经历“调结构、转方式”的变革,国企资源配置更加高效。重组后的陇神戎发,在中药研发上加快了步伐。
元胡止痛滴丸是陇神戎发药业的“拳头产品”。自2010年问世以来,基础研究向纵深拓展,二次开发收效明显,去年仅元胡止痛滴丸单品种销售额达3亿元。这几天,研发骨干任一杰带领团队,对药品进行技术攻关,填补骨科使用空白。
有了研发的支撑,生产也在提速,这个药品外包车间里,一粒粒元胡止痛滴丸穿上“新衣”,近20名工人轮班作业,每天400件以上的药品打包装箱。
过去三年,由元胡止痛滴丸和宣肺止嗽合剂组成的“宣元组合”,在治疗新冠中大展功效,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如今,“宣元组合”带动了23个品种齐头并进,去年元胡止痛滴丸单品种产量近30亿粒,预计今年企业生产总值将达3.68亿元。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甘肃实施了一批转型升级和延链补链项目,在“优布局、调结构”中,做优中药材“大品种”,做强医药工业“大生产”,做大医药“大流通”,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响铃收卷”,甘肃“优布局、调结构”成效明显。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6+1”行动中,甘肃推动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中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率先发展,近三年完成投资350亿元,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动力电池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先进钢铁材料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筑牢了我省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甘肃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实现全方位、整体性优化,企业主责主业更加突出,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更加强劲。
下一步,甘肃国资国企将聚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力争在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中下好“先手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实践中发挥支撑性作用。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32 华西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